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力学所
首 页 实验室概况 科学研究 科研装备 人才队伍 运行管理 研究生培养 开放交流 党群文化
 
概况
科学研究
科研装备
人才队伍
运行管理
研究生培养
开放交流
党群文化
最新公告
LHD资讯
学术活动
科技动态
LHD图片展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include头尾(勿删)
改版分割线————————————————————
实验室概况
科研队伍
科学研究
科研装备
运行管理
研究生培养
开放交流
党群文化
科学传播
友情链接
 
当前位置:首页 > 党群文化
“风动未来,启智空天",实验室主办的科普活动进川南
时间:2025-07-17 来源: 作者: 点击:

202579日至12日,由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牵头主办,中国力学学会、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基础布局全国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空天飞行高温气动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长宁县和南溪区协办的“风动未来,启智空天——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科普进川南”活动在四川宜宾长宁中学、培风中学和南溪一中成功举办。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等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和志愿者参加了活动。活动起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理事长唐志共在线致辞,希望此次科普活动能够激发青少年对空气动力学的兴趣和热爱,为培养未来的航空航天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并预祝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中国空气动力学会副理事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吕宏强就活动背景和内容作了详细介绍。

启动仪式后,精彩的科普讲座接连上演。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科普工委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崔凯研究员以生动有趣、深入浅出的方式为学生讲解高超声速飞行研究,学生积极互动,崔凯老师耐心解答并予以鼓励,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天津大学的姜楠教授通过诗词、书画等形式,向中学生们介绍了风筝的发展历史及相关的空气动力学知识,极大拓展了听众的视野。西北工业大学惠增宏教授为孩子们介绍了翼型的基本原理,并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解答了中学生们脑洞大开的提问,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了科学的种子。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的张宇飞副院长讲解了旋涡干扰对飞行的影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郭昊副教授为中学生们介绍了牛顿定律如何应用于现代航空。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陈兰研究员讲述了风洞试验中的智能仿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朱春玲教授介绍了风力机空气动力学。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刘杰平研究员讲解了如何发现身边的空气动力学现象。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的闵夫高级工程师和阳鹏宇高级工程师分别讲述了什么是风洞以及如何制造简易风洞、飞行中的奥秘。老师们以生动的讲解,点燃了中学生的探究热情。

在体育场,西北工业大学学生蓝色学堂航空科普志愿者服务队的同学们正试飞亲手制作的飞机模型,一架架航模在蓝天中划出优美弧线,时而盘旋上升,时而俯冲加速。现场响起此起彼伏的掌声,同学们不由自主仰望天空,流露出他们对知识的天然渴望。忽然机尾喷出彩烟,学生们一阵惊呼,随即有同学提问:“彩烟是从哪里喷出来的?”西工大的惠老师解答:“彩烟从尾部的烟罐喷出,可以遥控控制。”

“从诗意力学到航模演示,我解锁了航空奥秘,还亲手体验模拟飞行。这些奇妙知识,让我对航空领域充满了好奇,也懂得科学探索要大胆想象。未来,我会保持这份热忱,用知识为自己的祖国和家乡出一份自己的力量。”长宁中学学生李昕佑说道。“这次活动是中国空气动力学会举办的一个系列科普活动,我也有幸作为其中的一员,让同学们能够了解空气动力学,认识空气动力学,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立志航空报国、航天报国,为国家航空航天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清华大学副院长、副教授张宇飞表示。“我们现在想把空气动力学的概念早一点送到中学生心目中,启发他们让他们有学习的兴趣。试飞小飞机、看飞行模型的表演再加上我们的讲课,应该是达到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目的。多元化的科普形式,让深奥的科学在竹乡生根发芽。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科学知识,更是点燃了他们探索科学、追逐梦想的热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朱春玲说道。自2024年云南文山的第一届气动科普活动后,本次“风动未来,启智空天——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科普进川南”活动是中国空气动力学会举办的第二届气动科普活动,相信在未来,气动科普会走向祖国各地,继续撒播科学思维的种子,为国家的气动事业培养创新人才。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Copyright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京ICP备05051669号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邮编:100190 电话:+86-10-82543973